佛陀

众生莫轻诺,会损福德

佛在竹林精舍,见弟子阿难因一时欢喜,许诺为施主背诵整部《华严经》,结果力有不逮而心生焦虑。佛陀指着檐下的雨滴说:“你看这雨,不违时节而降,不夸海口而润,故能滋养万物。若雨滴自夸‘可淹城池’,反成笑柄。”这“不轻诺”的教诲,藏着佛教对“言而有信”的深刻洞见——世

福德 磐石 佛陀 心识 妄心 2025-08-10 07:26  8

论佛教是有神论的宗教

你提出了一个关于佛教本质的论断,认为佛教既然有神迹就属于有神宗教。这个观点挺有意思,但可能混淆了佛教的核心教义与其他有神论宗教的区别。你似乎带着某种预设来讨论,可能之前接触过将佛教归类为有神论的说法。

超自然 宗教 佛陀 佛教 业力 2025-08-05 07:24  4

佛陀到底顿悟了个什么玩意?

释迦摩尼成佛前,作为悉达多太子享尽人间富贵,但是当他第一次出宫,看见了老、病、死的悲哀,决定出家修行。经过了6年无果的苦行,差点饿死在河边。多亏了牧羊女用乳糜将他救活,然后走到了菩提树下,静坐7天,觉悟了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四谛,成为佛陀,然后开始传播佛法。

牧羊女 佛陀 悉达多 释迦摩尼 苦集灭道 2025-06-26 16:57  9

佛就是宇宙中高维生活

我们常常仰望星空,心中涌动着对宇宙的无限好奇。一位修行者曾分享过一种独特的视角,让我久久不能忘怀。在他看来,佛陀并非仅仅是两千多年前那位在菩提树下静坐的印度王子,他更像是一位来自更高维度的存在,一个宇宙智慧的使者。

高维 佛陀 悉达多 菩提树 寂静的山林 2025-06-07 17:38  9

大圣成佛后方才悟透,菩提门下还有3大弟子:大妖、仙帝、佛陀

世人皆知齐天大圣孙悟空拜于菩提祖师门下,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,踏上西行取经之路,最终修成正果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在大圣成佛之后,他才真正参透了一个隐藏千年的秘密。菩提祖师座下,除他之外还有三位惊才绝艳的弟子——大妖、仙帝与佛陀,他们各自踏上不同的修行之路,却

佛陀 菩提 门下 才悟 菩提门下 2025-06-04 09:42  8

卢新松原创作品欣赏《心若金刚,当下即永恒》

清晨的露珠在草叶上轻轻颤动,折射着朝阳的微光。我蹲下身,指尖触到凉意时,忽然想起那句禅语:“此刻即是永恒。”佛陀所说的当下,原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落在掌心的一滴露,是拂过脸颊的一缕风,是此刻呼吸间胸腔的起伏。抑郁的人困在过去的泥潭,焦虑的人被未来的迷雾吞噬,唯

原创 金刚 佛陀 心若 心若金刚 2025-06-02 08:44  11

佛学笔记4 :佛陀之后印度佛教的结集与分裂

佛陀在世时的初次分裂,提婆达多的挑战。佛陀的堂兄弟提婆达多曾是僧团核心人物,却因推崇极端苦行与佛陀产生分歧。他主张“五法苦行”(如必住林间、唯食果菜等),认为这是解脱捷径,与佛陀倡导的“中道”对立。公元前5世纪,提婆达多率数百弟子另立教派,自称“大师”,甚至试

印度 佛学 佛陀 佛教 三藏 2025-06-01 14:38  12

安住当下(续)

我们的心很少有能够完全安住于当下的那一刻,不是跑到过去就是跑到未来,当我们的心跑到过去时,内心就会产生愤怒、伤心、悔恨、愧疚等情绪,而当我们的心跑到未来时,则会产生压力、焦虑、恐慌等等,总之没有安宁。而这些负面情绪正是你的痛苦之源。所以,佛教、道教等多种宗教无

花草 宗教 佛陀 灵修 次第花开 2025-05-25 15:05  11